為協助我國企業掌握低碳轉型趨勢與碳管理實務能力,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於7月30日下午舉辦「跨越70風華再起暨生產力再造卓越經營服務團《閱讀趣》系列活動(二):企業永續碳管理-產品碳足跡與數位管理應用」研討會。活動吸引產官學研界、媒體與企業代表超過百位嘉賓共襄盛舉,針對國際趨勢、企業商機、導入方法以及數位工具應用等多元面向進行深入探討,協助企業制定永續碳管理策略與發展實踐路徑。
本次活動在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張寶誠開幕致詞中揭開序幕,隨著國際淨零排放浪潮席捲全球,包含碳稅與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政策相繼上路,企業唯有積極建構永續碳管理的能力,方能在國際市場持續創造競爭優勢與價值。值此中心成立70週年之際,張總經理強調,中心將持續協助企業透過掌握淨零排放與永續發展的關鍵議題、趨勢及應用數位技術,並鏈結政府政策與資源的具體作法,有序地提升生產力與碳管理能力,共同邁向「雙軸轉型」與「永續經營」,帶動企業與社會的共同繁榮。
研討會中,首先由服務團團長許富華詳述「雙軸轉型」服務架構,結合數位技術與碳管理方法,為中小企業量身打造轉型支持方案,內容涵蓋碳盤查、產品碳足跡導入、減碳策略擬定到達成碳中和等過程,協助企業由認知邁向實踐。
接著透過專家導讀《駕馭ESG數據》一書,指出企業唯有從數據出發,才能驅動具行動力的永續轉型,進而掌握未來競爭優勢。隨後,由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副執行長劉蘭萍,深入剖析全球碳管理政策的最新發展與企業因應策略。她強調,碳資訊揭露不僅是環保作為,更是企業品牌價值與信譽的重要資產,將成為未來競爭的核心關鍵與新商機。
接著是研討會的重頭戲「中小企業導入產品碳足跡的方法」,將本中心長期協助中小企業實現產品碳足跡管理的經驗進行分享,從解析企業導入產品碳足跡的流程,到分享常見挑戰及應對策略,提供具體可行的實務參考。另,由王佳實業陳欽煌特助分享「中小企業產品碳足跡導入甘苦談」的實務經驗,在期初資源不足、資料分散與內部認知落差的狀況下,如何透過顧問協助,逐步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機制,不僅提升員工綠色意識,也成功贏得客戶信任與訂單。
最後再由服務團副團長曾英富介紹中心「智慧化、低碳化學習成長基地」的建置規劃與企業服務內容,期望透過數據驅動的平台,協助企業實現節能與減碳管理,創造永續經營基礎;並透過合作夥伴索羅斯能源總經理陳伯侖進行碳管理數位應用實務的分享,將如何掌握能源數據到企業減碳的方法無私分享予與會貴賓,提醒企業要及早建立能源管理系統,才能作為減碳策略的推動依據,並於企業內部導入碳效益回饋機制,方能改變企業文化,與同仁共創綠色新商機。
本次活動與會者表示收穫豐富,對產品碳足跡導入與數位工具應用有更清晰且實務的了解。現場還有顧問提供諮詢診斷,讓企業能藉由實際數據中了解企業體質,進行重點調整與優化。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陳詩龍副總經理最後表示,中心將持續透過產業輔導、教育訓練與數位平台建構,協助更多臺灣企業跨越永續碳管理的門檻,在低碳經濟浪潮中持續維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