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後企業營運績效管理實務

瀏覽數:1356


  通常,企業併購是為了投資獲利,因為是看好被併購者未來具有發展的潛力,所以花下大量資金進行的投資行為,但是有許多研究指出,併購者在買下被併購者後卻是事與願違,特別是從長期的營運績效來觀察,非常多案例的獲利結果都是不如預期的,甚至還有呈現虧損之現象,完全地違反了企業經營以獲利為目的之原則,因此本文將從併購者的併購動機,分別有擴張營業範疇、為增加企業名氣、為消滅被併購者及為其他特殊原因,五大方向來探究併購後績效不彰的原因與解決之道,分述如下。

一、為擴張營業範疇

  企業經營為追求永續地運作與成長,所以在持續獲利的狀況下會不斷地進行擴張營業範疇,在此多角化的運作下,通常會在不同年度的併購活動下,促進本業或關係企業順利地進行轉型升級,讓企業能夠永遠地經營下去,但是研究中仍指出在此狀況下,可能會有績效不彰的現象。

  績效不彰原因—轉型升級需要花費大量的改善費用,進而造成年度經營績效不佳的現象。

  建議解決方法—建議擬定整體的轉升級計畫分階段實施,分攤年度投入的費用,不會突顯經營績效不佳的現象。

二、為增加企業知名度

  大部分企業期望有好的知名度及名氣來支持它的營運情況,故為建立本身的好名氣,通常會選擇較優質同異業進行併購,所投資的成本通常比一般來的高,自然造成營運績效較差的現象。

  併購後績效不彰的原因—併購後要的營運為維持較好知名度或品牌價值,所投入的成本相對也較高,年度經營績效會呈現較差現象。

  解決績效不彰的方法—建議併購前先擬定併購上限金額,避免發生投資過高情況;併購後的營運費用,需擬定完整妥善的營運計畫,盡量降低維護名氣的支出成本。

三、為強化核心技能

  部分企業在面臨核心技能難以突破情況時,擔心無法於市場上競爭時,會選擇具有較高水平的相同核心能力企業為對象,著手進行併購規劃;若雙方有意願進行併購,通常被併購方會要求較高的價格,讓併購方超額支付過多的費用,讓營運績效呈現不佳情況。

  績效不彰原因—在企業為永續經營的目標下,通常企業為求強化核心技能,在高額的併購花費後,仍會不停地進行資金投入,以求改善、強化體質,造成經營績效不佳情況。

  建議解決方法—設定強化企業所需要的核心技能階段性目標,依序逐步地投入資金以實踐階段性目標,持續不斷地強化核心技術,讓企業營運的經營績效不墜落。

四、為消滅被併購者

  少數企業為有寡占或獨占的市場利基,或與被併購方存有不愉悅的情事,造成要消滅被併購者的方法來搶奪市場或結束仇敵的恩怨,可能會採取不計一切代價的方式進行併購,以促成企業擁有較佳的市場份額。

  績效不彰原因—採不計一切代價的方式來消滅對方,通常花費會比較高,所以除當年投入成本較高外,長期或許仍要投入相對的成本避免被其他公司併購掉,可能造成績效不彰。

  建議解決方法—市場要有競爭方能有所進步,且經商應以和為貴勿須建立對手,要有共創、共好的經營思維,所以最佳作法是不要有消滅被併購者的作法;但是,若仍是發生此現象時,則應確實掌握投入及每年的維持費用比率,避免發生經營績效不彰的結果。

五、為其他特殊原因

  企業為求永續經營,所以為求永續的生存必須運用銷售產品、研發創新或管理模式等發法,來獲取具價值的利潤,所以凡能爭取到企業經營利潤的作法,都是最佳的併購原因與動機,包括有為保障原物料持續供給、不想發生與客戶端的直接競爭而進入新市場、為獲得低廉並有生產力的勞動人力等。

  績效不彰原因—未針對併購的原因及動機,進行深入且明確的評估,進而發生併購後績效不彰情況。

  建議解決方法—要先釐清為何要併購的原因及動機,再針對併購的原因及動機進行分析,並擬訂出可投資金額的上下限,避免有績效不彰現象。

  觀察我們台灣企業併購的市場規模,難與歐美較成熟資本市場進行比較,所以在併購相關議題上,礙於併購數量有所限制情況下,缺乏有利的併購實證來進行說明,故以大家最能耳熟能詳的鴻海集團併購了夏普案例來說明。

  該案主要是因鴻海集團欲為「強化核心技能」所進行的併購案,因為鴻海併購夏普,是完成智慧型手機面板垂直整合的最後一哩路,不僅能掌握全球智慧型手機面板關鍵技術,另隱藏著「為擴張營業範疇」及「為增加企業知名度」的目的。

  2016年3月底,鴻海集團以總金額約3,890億日圓(約新台幣1108億元;美金35億元),取得夏普66%股權,算是完成併購活動,夏普公司仍就保持續存經營。而夏普公司的績效在短期是呈現成長的現象,以2017年4月公佈的2016年度業績來看,財務虧損額約250億日元,比起在2015財務年虧損2,559億日元的業績,夏普公司的經營績效虧損已減少九成之多。主要是在鴻海集團在富士康在大陸的龍華園區內,投資超過10億元人民幣,建造了超過一萬平方夏普研發中心,持續不斷地維持研發,讓鴻海集團充分地掌握住夏普公司的核心技術,並能有更多的吸收、消化及創新,創造併購後的高經營績效。

  企業併購是台灣企業經營管理最欠缺的一環,因為我們的經營思維就是要讓企業永續存在,但是當企業在經營上遭遇到瓶頸需要突破時,只能靠高階經理人或老闆們在懵懵懂懂的情況下,由專業的會計師、律師或併購顧問來協助進行相關併購活動,所以本文藉由併購後的經營績效管理,以期能夠拋磚引玉地強化您對企業併購的相關知識及技能。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