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與印度崛起機遇

瀏覽數:1784
關鍵字:


  隨著全球化浪潮來襲,各國之間貿易活動彼此依存度大幅上升;台商整體對外投資規模亦隨著廠商全球化布局而逐漸擴張,尤其自中國大陸改革開放成為世界工廠,吸引大量台商前往投資。李登輝主政時期,政府希望減低此一集中現象,構思「南向政策(Southern Policy)」,意圖使用經濟力量擴張一些政治影響力,並降低台灣對中國大陸投資的強度。

  然而回顧1990年代東南亞發展情況,當地語言、文化不同,基礎建設落後、不少地方政治混亂,多數中小型台商對投資並不熱衷,許多落腳台商是較有實力能在大陸和東南亞雙重布局的廠商。而1997年碰上亞洲金融風暴,東南亞更出現諸多經濟政治亂象,造成台商投資失利血本無歸,反觀同時期對中國大陸投資則急速增長。

  臺灣政府為了調控產業西進的態勢,以及因應東協經濟體崛起,臺灣新住民比率提高等諸多新局,蔡英文總統於2015年再次提出了「新南向政策(New South-Bound Policy)」政策。與過去的南向政策相比,有兩個層面的轉變,一個是範圍上,從東南亞擴展到南亞與紐澳;另一個是「以人為本」,領域上從經貿,延伸到更多元的合作夥伴關係,期望透過新南向政策,與當地國家,建立互惠互利的關係,促進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的生活。

  2018年南亞地區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全球最高,而其中印度挾13.3億人口的優勢,非常有機會未來連續幾年都將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經濟體,同時也是台灣企業家可以一展身手的市場。

  印度擠身於世界經濟增長最快區域,不僅市場尚未飽和,而人口分佈更呈現以青壯人口為主的紡錘型,不僅能提供豐沛勞動力,同時也代表俱備成為消費市場的潛力。對比中國大陸過往的成長軌跡,於2006年時人均所得突破2,000美元後,消費市場迎來一波爆炸性增長,不僅整體國民財富增加,並且也帶動中國從過往製造出口型經濟,轉型成為內需消費型經濟體。依據多項經濟預測,印度人均所得有望於2020年前突破2,000美元大關,內需市場有望迎來一波爆炸性增長,此外由於人口比例多為青壯年齡之穩定型人口金字塔,可以預期對汽車、高價3C產品與新穎多樣的進口產品,有更強的購買慾望,市場榮景可期。

  印度幅員廣大,產業聚落可粗分四大塊,主要為北方新德里之內需產品為主、西部孟買則為多元工商業、東北加爾各答為農礦與汽車,以及東南部清奈的重工業、電子業。對於廠商投資之考量,雖然印度執行廢鈔政策(Demonetisation)與貨品及服務稅改革(Goods and Service Tax, GST),略為衝擊印度供應鏈並造成投資者觀望,但印度政府持續推動以提升製造業與完善基礎建設為軸心的政策,譬如印度製造計畫(逐步提高關稅,激勵製造業進入印度市場)、智慧城市、階段性製造計畫(Phased Manufacturing Program, PMP)、完善工業與貨運走廊、打造數位化基礎建設、建立新創企業發展環境等。以產業政策而言,期望打造全球電子產品垂直整合中心(行動電話、消費電子、醫療電子、汽車電子等),發展油電混合與電動車及相關周邊產業,並於2020年前構築100座智慧城市。

  過去台灣到東南亞國家僅是去投資,但現在則要將思維轉化為經營市場。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不管走到任何一個處都呈現欣欣向榮的蓬勃景象。現在新南向政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教育方面,包含印度來台學生大幅增加,國際人才流通是台灣政府的主要目標,希望國際學生透過在台受教育,最終對台灣的公司產生興趣,透過國際學生,促進產業和工業轉型,以及鏈結當地市場。

  時值中美貿易戰延燒,加上東南亞各國因政治與經濟情勢與中國大陸關係轉變,由資料顯示東協國家於此波局勢受惠。臺灣在這一波新南向之海外布局,由於東南亞、南亞屬於多種族、多宗教區域,對於海外投資力度仍應審慎為之,除了評估當地政府效能與政策延續性、產業市場發展情況等,並可透過台商體系諮詢,了解投資與經營挑戰,並透過政府有關單位,了解當地獎勵優惠政策,並且轉換為市場、品牌經營思維,走出傳統「傾美」或「傾中」的思維,抓住全球印太戰略的潮流。

 

參考資料:2018年臺灣印度產業發展合作研討會、新興市場商機探索-印度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