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做的好,企業根基才穩固

瀏覽數:10770


 

  國際經濟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世界後,目前正緩步的邁向復甦之路,其間雖曾發生俗稱歐豬五國的歐債危機,使得整體甌元區的完整性及經濟的穩定性受到衝擊,而國際經濟一路蹣跚慢行迄今,因美國各項經濟數據已轉好,使得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在多次會議後即以透露美國QE(Quantitative easing,簡稱QE)量化寬鬆政策將逐步退場的消息,並於2015年12月美元開始升息,但也造成全世界因美國QE而散至各國(尤其是新興國家)的資金更快速回流美國。

  加上國際原油價格快速崩跌所引發全球經濟仍不佳的聯想,及產油國因油價不如以往,而可能開始賣出在世界各國的股市投資,藉由賣股求現來溢注母國財政缺口,造成許多國家因國際資金抽離股市開始下跌,尤其亞洲國家,因中國經濟成長不如以往強勁,使得人民幣貶值帶動亞幣隨之趨貶,以提升本國出口競爭力,例如高度依賴國際進出口貿易的台灣經濟,已自2015年2月至12月已連續11個月出口衰退,台幣兌美元匯率也從31.7貶至33.1,在這種經濟動盪前景不明的狀況下,對每一家企業都將形成巨大的挑戰。

  每家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本來就會受到內外部各種層面不同因素的影響,如未能坦承面對錯誤,並順應時勢做出適當的策略應對,輕者對企業本身營運及獲利能力造成短期影響,重者則會動搖企業根基甚至因而倒下,在以往都有鮮明的例子。以近年來台灣國際級企業為例,在面對一樣的經濟現況,有些企業經營階層知道會賠掉超過一個股本以上的財報後,反而釋出前景有望的訊息造成投資人判斷錯誤,在之後巨額虧損的消息見報,只會失去廣大的投資人對該公司的投資信心,影響該公司未來在資本市場籌資及發展的空間,也讓投資大眾對該公司的公司治理產生質疑。

  反之,若企業經營階層能將企業相關訊息透明公開的坦承面對所有的股東或是投資大眾,最終必將贏得投資人的尊重及信任,例如目前台股股王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TW-3008,簡稱大立光),早在2011年,以光學鏡頭技術見長的大立光,其創辦人林耀英董事長在當年股東大會上即預先告訴股東,因該公司生產的某樣重要零件未能通過客戶的認證,將會影響公司3個月後的營收及獲利,消息一出,該公司股價雖然自800元高點短期內快速跌至150元,但因該公司領導人的坦承面對,並將公司營運資訊快速、完整且透明的對投資大眾公布,在該公司快速修正調整經營策略後而重拾獲利動能,也使該公司股價在2015年的台股創下每股3000元以上的歷史天價。

  另一家台灣之光,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簡稱:台積電TSMC),該公司致力於維持最高標準之公司治理,其董事會分別於2002年及2003年成立審計委員會及薪酬委員會。2008年台積電榮獲The Asset Magazine頒發「最佳公司治理AAA等獎」、以及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雜誌頒發台灣「公司治理表揚獎」,以及被FinanceAsia 雜誌評等為台灣公司治理第一名之公司。

  台積電董事長早在2008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即指出,台積電企業在平衡各個相關利益參與者的利益考量下,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成為企業公民的模範自許。為什麼一樣的在各產業高度競爭下,其企業經營成果仍能維持穩定獲利,企業經營者或許可推說產業不同,但筆者認為就算產業前景再差,也都還是有能夠獲利的企業,而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公司治理。


  身為一家企業負責人的品格在公司治理中更顯得格外重要,而現代企業所講究的公司治理中,有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就是面對責任、受託責任,他必須要落實公司治理實務守則,強化董事會的職能及發揮監察人的功能,尊重利害關係人權益(如董事、員工、供應商、顧客、債權人、政府政策管理者等),提昇企業整體資訊透明度,對全體股東及其他有利益相關人士的資料應要有確實披露,審計及控制的機制,來保障所有股東的權益。而負責人也應該遵守公司治理的各方面原則,其中包括管理層的價值觀、企業組織文化和對同仁的規範,以及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及友善。

  而公司治理如果只是口號卻無法落實的話,就算是擁有上千億資產的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力、天然氣以及電訊公司之一的美國安隆公司(Enron Corporation),該公司曾連續六年被財星雜誌評選為美國最具創新精神公司,但安隆公司持續多年精心策劃、乃至制度化、系統化的財務造假醜聞一爆出,導致在短短幾周內就宣告公司破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在國內,2007年元月爆發了眾所矚目的力霸集團掏空案,該公司負責人王又曾夫婦捲款潛逃至美國,留下了逾千億元的大窟窿,引起了朝野各界的口誅筆伐,而社會大眾也不禁要問,力霸集團的公司治理是怎麼做的?由上述2個經典案例可證明一家企業的公司治理做的好,對其企業本質或聲譽,仍至於能永續經營屹力不搖,絕對是正面的效益與重要關鍵之一。


  但要如何落實公司治理呢?除前述的企業負責人的品格很重要外,對公司治理要有正確的態度,而先進國家在建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時,均將董事會中設立獨立董事制度視爲重要內容,並將獨立董事的獨立性在其公司治理結構中佔有重要地位。因為獨立董事應較能立於客觀公正的立場上,於公司決定相關營運策略時,運用其經驗及知識提出具附加價值之建議來保護公司利益,對監督公司經營管理階層、制衡控股股東和經理人權利有一定的制衡作用。

  同時,獨立董事經由參與董事會的運作,也較容易早些發現公司於經營上產生的危險信號、對公司可能產生的違規或不當行爲,提出必要的警訊或提出客觀評價,在保護股東權益等方面發揮特殊作用。另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企業社會責任目前並無標準的定義,但大都泛指企業在超越公眾道德要求及政府制定的法律標準下,在進行相關的商業活動時,能先考慮到對各利益關係者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簡單來說的概念就是,一間具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在基於企業商業運作時,企業除了考慮到本身的營運狀況外,還必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想法,所以不僅只能有營收不斷的成長、只為股東負責想法,更應結合企業本身核心能力,將這些商業活動對社會和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列入考量,在持續獲利時能同時對社會與環境做出具體貢獻,並編寫進該企業永續報告書(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或稱為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詳實的揭露企業在永續經營及社會責任的目標、成果、承諾及規劃。


  本文僅淺談公司治理,但誠如本文中所提企業負責人的品格在公司治理中更顯得格外重要以及企業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如果身為企業負責人不思正道來經營企業,那就算公司治理規畫的再好也是徒然。套用國內知名的長榮集團所成立的張榮發基金會,其網站首頁上的一段話:「人活著就是要積功德,做善事,一個企業家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賺了錢應該要心存感恩的心,不能忘本,並要適時行善佈施,回饋社會」。

 

資料來源】

  • 各大網站及新聞訊息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