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十年布局沿海市場桃花源 兩岸競合雙贏 締造1+1大於2

瀏覽數:4544
關鍵字:


 根據中國官方統計,2008年海西特區的GDP產值達1.89兆人民幣, 年增率12.6%,光是福建一省的GDP產值即達1.08兆人民幣,且連續7年有2位數成長。「2020年海西特區GDP可望上看4兆人民幣,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超群表示,海西經濟特區是以福建省為主體,包含浙江、廣東、江西3省,人口約9千萬人,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東與台灣、西與內陸腹地貫通,撇開政治因素,海西特區的確是兩岸產業合作的新據點,也可成為台商進軍大陸內陸或長三角的中繼站。

沿海桃花源魅力招手

 張超群分析,大部分在長三角和珠三角投資的台商為傳統產業,當中國大陸正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時,傳產會被中國政府視為不夠先進,希望台商往內陸移動,配合開發中西部計畫。「但是台商主要作出口,移到中西部整個配套措施不存在,貨物出口問題很困難,海西特區就可能成為這些台商移轉的基地。再來是有先試先行的優勢, 像服務、金融、電信業等這些法令嚴格與在地化程度高的產業,因為規範彈性大、標準降低, 台灣企業能以海西特區為測試市場,作為發展平台。」張超群表示。

 目前海西特區的重點產業有電子資訊、石油化工與機械設備,福建省原是中國印象管電視最大生產基地,目前已轉型生產平板電視、TFT-LCD,福清縣更是全球最大的顯示器生產據點。此外,廈門政府展開火炬計畫,建設火炬高新產業區,作為平面顯示器基地,吸引相關零組件台商投資,如友達、東元。

 張超群認為,台灣雖是全球第二大的TFTLCD生產國,但代工毛利低、獲利不穩,必須思考如何朝高值化,「我們擁有技術,大陸也有TCL、海信等知名品牌,兩岸若能合作共同研發、生產甚至共創品牌,要超越三星、LG不會是難事。」

 石化業部分,位於泉州泉港工業區的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為最主要的石化中心,目前台商翔鷺石化已經在廈門投資,石化業下游的正新輪胎也在廈門擁有龐大的生產線。

 張超群表示,台灣是世界第七大石化產品生產基地,產業規模居全球第16名,產值更占台灣製造業1/5強,產業鏈完整、具有競爭優勢。為了吸引台灣石化產業投資福建,泉港工業區特別花60億美元,開闢「福建泉州台商石化特區」,台灣的大連化工、李長榮、和桐化學、長春石化、國喬石化、台灣石化皆有參與。預計2020年福建泉州台商石化特區將成為年產值2千多億人民幣的國家級石化基地,生產2,400 萬噸煉油、3百萬噸乙烯、各超過1百萬噸的合成樹脂與合成橡膠。事實上,設置台灣石化專區是中國中央給福建省的特權,也是中國大陸在「十二五」計畫之外,特別給台灣的專區。

風向球轉變石化產業看漲

 泉港區代表也與台灣石化同業公會會員等多家企業代表,簽定台灣石化專區龍頭項目每年1百萬噸輕油裂解乙烯項目框架性合作協議書,投資總額達15億美元,是台灣石化業上、中、下游整個產業鏈整體落戶中國的首例。

 張超群認為,台灣石化業有機會藉由參與大陸石化輕油裂解業,完整布局台商石化業供應鏈,由輕油裂解到塑膠原料的石化中心,上下游產業整合,且具有免關稅/加值稅、近於市場的優勢,台商可以調度產量。

 然而,兩岸石化業合作的困難點在於「法律不允許」, 處於小倆口你情我願,但父母不允許的局面,「台灣對輕油裂解大陸設廠仍未解禁,大陸也並未開放石化上游裂解的外商投資。若石化廠商單獨到海西特區設廠,原料取得不易、原力料、成品運輸成本過高、利基不大」。

 然而台灣石化業出口大陸未來可能面臨危機,張超群分析,中國政府透過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前進行資源布局與戰略儲備,對石化產業規劃進行中長期的規劃,為「十二五」的產業調整作鋪路,戰略意義遠大於經濟意義。他更進一步指出,中國大陸積極扶持大型石化企業,「台商競爭力逐步消失!」中國官方鼓勵大煉廠整合小煉廠,目的是為了提升中國石化產業在全球的競爭能力,像是中海油已在整合旗下東營和濰坊等城市的小型煉廠,中石油集團也已與濱州的煉廠展開洽談,而中石化集團則收購了濟南的小型煉廠。在新九大煉油基地規劃中,皆以中石油與中石化旗下的煉油基地為主。

 「台商正逐漸失去吸引中國大型石化企業合作的籌碼與誘因。」張超群更進一步指出,中國提高高階石化產品的自給能力,對於精細化、尖端化、附加價值高的產品特別重視,例如工程塑膠以往是大量進口,附加價值也比較高,類似這樣的產品會鼓勵自行發展,儘量替代大量進口,台灣石化產品以中國為最主要市場,亦以高值化為發展目標,產品出口勢必受到衝擊。

共同行銷品牌進軍國際

 面臨中國大陸巨人力量,台灣應如何以小搏大、發揮獨特優勢,避免被吞噬?張超群認為,關鍵在於自身技術能力要不斷提升,不怕對手學習模仿,總能先跑在前。「像是日本企業一向把最新研發產品留在國內,舊的賣到國外,所以SHARP要去大陸投資平面顯示器廠,日本政府不會管你,但台灣友達和奇美有意要去,政府就有意見。」

 若從全球布局角度,中國大陸是選項之一,但不是唯一,因此需不需要去大陸設廠、投資也應從產業發展,而非政治因素來衡量,「我考慮的是對手要不要去?去不去對我的影響?尖端技術會不會流失?會不會有就業風險、投資風險?」張超群舉例,就像2000年開放台商到大陸設組裝廠,當時筆電1百台有50台是made in Taiwan,到了現在幾乎98%變成made in China,但是廣達、仁寶、緯創、鴻海等公司還是越來越大,這就是產業自然推拉作用。「因此,我們以往只重GDP(國內生產毛額)的觀念太狹隘,也應重視GNP(國民生產毛額)值,並以公平理性的角度衡量產業外移利弊。」

 張超群強調,過去台灣將大陸當成生產基地,現在應將大陸視為市場,以及進軍國際市場的跳板,很多國際品牌背後都是由台灣廠商代工,但台灣廠商沒有和消費者有第一手接觸,所以客戶緊密關係(customer intimacy)不夠,不了解客戶就無法做品牌。大陸市場是個開始,可以學習評估市場需求、轉化成產品規格、行銷通路、人才培育、售後服務等,以大陸為台灣品牌的練兵場。「台灣要發展品牌實力,不如先運用台灣的技術優勢,和大陸業者合作共同研發、共創品牌,運用大陸作為先行的基地,用這個品牌基礎打到全世界。」尤其是中國大陸推出「4兆人民幣擴大內需計畫」與「十大產業振興規劃」釋出龐大的內需商機,更是台灣廠商必爭之地。

 張超群表示,台灣雖然是彈丸之地,但擁有2,300萬人口, 以及多元化的種族、文化,包容性強,「台灣可以扮演創新研發、國際物流配銷中心及營運總部角色。」在台灣以內銷作為新服務與產品練兵場與先導實驗場,再進一步擴展大陸與國際市場,帶動國內消費、投資、生產與出口。

 手腕靠手腕,是較勁,也可為合作,兩岸產業發揮互補、合作優勢,將能在新世紀商業賽中互相提攜、共同勝出。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